..

how to keep writing/blogging

運交華蓋欲何求,未敢翻身已碰頭。

破帽遮顏過鬧市,漏船載酒泛中流。

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。

躲進小樓成一統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

魯迅《自嘲》

人类社会正大迈步走进 AI 时代,而写博客是反 AI 时代。甚至,连我都在问 AI,什么情况下,人容易放弃写博客?缺乏时间、缺乏动力、缺乏读者/互动、完美主义、技术困难、生活变故、内容枯竭、自我怀疑、与他人比较、目标不明确。

那么,要想长期写博客,就得面对这些问题。

首先,为了降低技术难度,我选择将博客托管在 GitHub 仓库。同时,我选择简洁主题,这样就能专注于博客的内容、而不是形式——使用 Markdown 的初衷也是如此。一开始就很幸运。

写文字是枯燥的、几乎没有外部奖励的。在 AI 时代,写博客是反潮流的行为——AI 会提供人们需要的答案。在搜索时代,写博客也是反潮流行为——他人都是为了找内容、而不是找人才看博客的。换句话说,对写博客的人来说,写博客是展现自我;而对其他人而言,博客更多是提供内容、而不是人。这两者是矛盾的。那么呢,如果是为了读者而写博客,那么,我大概率会放弃写博客。而且,怎么会有人期待着我写的内容呢?我又不是 Buffett。

对我来说,写出来就是奖励,良性读者/互动是额外奖励。

我写博客,更多的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,一个认真活着的交代。更重要的是,写作是我喜欢的事情。我喜欢写下某些东西。写作和跑步一样,都是自个儿的事情。跑步,你需要做的是调整个人姿势、呼吸速率等等——做对的事情,把事情做对。在乎他人,跑步就难。

当然,跑步能改善身体素质,写作也有实际好处。

写作能够让我想清楚某些东西。Paul 说的对,就是,脑子里想的东西是没有具体结构的、是抽象的、无序的。但是,一篇文章是有具体结构的。比方说,写下 Life Formulas 之前,我只是对某些东西有个大概想法。写下之后,我知道自己该放弃什么、该专注什么。另外,写下的东西,还便于日后回顾之前是怎么认识某些事情的。

再有一个,写下的东西还能充当“垃圾版本”。垃圾版本可能复杂且臃肿,但是呢,我能够在这个垃圾版本的基础上不断削、砍、雕、琢,最终使之简单到一目了然、符合我的使用习惯与需求——持续不断的德明循环。比方说,关于个人笔记仓库的文字,我前后写过至少四个版本,每个版本都在简化、简化再简化,弄清楚哪些内容是必需的、哪些是可以舍去的、哪些是可以留着的。像是观影记录、读书记录……前面几个版本都认为是必需内容,现在我不需要它们。写下的文字蕴含着珍珠。

所有写下的文字都有一个版本号,只是说更新迭代的时间不确定罢了。我也想写下存活周期长的文字,可实际情况不允许——当前的阅历与写作水平还做不到这一点。再有,他人的博客是他人的理解。如果有人能够以更好的方式分享某些内容,而我能读到并认识个人的错误、增加自己的理解,这不是幸运吗?

因此呢,上面提到的困难,只有“生活变故”因素是我无法控制的,像是残疾、拘禁……

反正就是,写作/博客,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认真活着的交代,而不是为了得到读者。活着是为了做喜欢的事情,而写作就是我喜欢的事情之一。如果分享出来的东西能够帮助到他人,那就是神的恩赐、我的幸运。